博斯腾湖西部地区沿岸淡水芦苇较东岸多的原因

1、湖泊西侧地势较平坦坡度较小,浅滩面积广;

2、河流注入,携带泥沙(有机质)多,土壤肥力高;

3、西侧河流有进有出,淡水资源丰富,湖泊盐度较小。

博斯腾湖的水文特征

博湖流域径流量、水位、降水量及蒸发量等要素月际变化显著;大山口径流量与博湖降水量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分别占总量的44.82%、56.07%,四季变化分明;博湖蒸发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分别占总量的33.85%、44.04%;径流量与水位的年际变化较大,水位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降水量较少,年际变化不大,蒸发量较大,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量对蒸发量有抑制作用,开都河源区降水量是开都河径流量的主要补给水源;博湖水位变化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气候通过调节温度和降水量来改变径流量间接影响水位变化,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土地开垦、跨流域引水和下游水量分配来影响水位。

1958-2009年期间,大湖区入湖总水量14.23×108m3/a,其中河流水量5.24~35.46×108m3/a(年均13.49×108m3/a),约占总水量的94.80%;降水补给0.19~1.59×108m3/a(年均0.74×108m3/a),约占5.20%;出湖总水量14.58×108m3/a,其中大湖输出水量1.37~13.61×108m3/a(年均5.88×108m3/a),占总水量的39.58%;湖面蒸发量5.94~11.66×108m3/a(年均8.70×108m3/a),约占60.42%;湖区蓄水量增量-8.97~7.74×108m3/a(年均-0.74×108m3/a),残差水量(农渠排水和地下水)-5.62~16.96×108m3/a(年均0.39×108m3/a),仅占入湖河流水量的2.89%。另外,分析表明:扬水泵站出湖水量及开都河东支入湖水量是影响博斯腾湖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