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假旅游网和要出发旅游网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个人感觉,放假旅游网更好。 从旅游领域来看,放假周边游和要出发都是主攻城市周边游,但从商品的性质来看,放假网除了一些大众的旅游景点外,更加注重对特色小众景点和旅游线路的挖掘; 从提供的服..务来看,放假周边游除了一般的酒店,景点门票预订外,还为用户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私人订制”,放假周边游app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出游行程,规划游玩方案。
二、自驾去晋南有什么好去处
开车在山西走是最好的。我开车去过很多次。
看你几天了,如果时间充裕,我会这么走:
从大同开始。北京走八达岭高速,过沙城宣化,向西去。早晨出发,中午前就能到大同。
游览云岗石窟。
下午去悬空寺、北岳恒山。晚上住在恒山脚下的村庄里。(这个季节稍微冷点,但是也没有问题。)
从大同和恒山都有路可以到五台山,如果是从恒山走,可以路过应县看一下著名的木塔。进五台的路稍微难走一点,如果山高有雪有点危险要注意。
进入五台山景区后,在一座高山顶(忘记了是东台还是北台了),是五台(五台山得名于五个高山环绕象五个高台)之一,不要错过。再稍微上几步就可以进台顶的庙看看了。
在五台山台怀镇可以住1-2晚。挑两个重点的寺庙看一下(五爷庙、黛螺顶、五大郎出家的庙等),然后就可以下山了。
往太原方向走。(大运高速)。如果时间来得及就过太原不入,直接到平遥古城住。路上可以看乔家大院、曹家大院等。
太原其实没有什么特色,和华北地区的所有省会城市无二样(附近的晋祠我也觉得没什么意思)。
平遥的意境和味道都很好,住民居客栈,前饭店后客房,建筑都很有特色。平遥古城参观半天,就可以把晋商的前世今生基本了解个皮毛了。在平遥多住几天都不会烦的。
从平遥南下继续上大运高速,在王家大院应该停一下,这个是山西非常有特色的大院。值得好好看看。
如果有时间,继续南下,去壶口瀑布,对照着看一下人民币50元的背面。晚上住在壶口。
这样,基本上把山西的重要特色风景都看了。反正你们自己开车,可以从容些走哪里看哪里。到哪里住哪里。恒山、五台山、太原、平遥、壶口我都住过,住宿条件没有问题,各种档次都有。
时间来不及不去壶口也可以省出两天来。
山西的云岗石窟-恒山悬空寺,五台山,大院(乔家、王家、常家都不错),平遥古城,壶口瀑布,都是旅游爱好者一生中不应错过的风景。
山西的饮食的确就是面食、醋。面食以莜面做的各种食品为特色(栲栳老、撮鱼、拨鱼、刀削面等),必须多吃醋,否则不好消化。呵呵
平遥的牛肉比较有名。
山西的汾酒比较容易上头和有后劲。
呵呵。
山西的高速还是比较好走的。只要不是赶上运煤车集中,南北主干道大运高速经常可以开到150以上。
回来的路上,大运高速向北,回到太原后转向东,上石太高速,从石家庄北上京石高速(也叫京珠高速),回到北京。
从平遥走当天可以回到北京。从壶口回来路程有点长,可以在太原或者石家庄住一夜。
我回北京的时候。如果时间来得及,会在山西快到河北的昔阳县下高速,花一个小时去著名的大寨(就是农业学的那个)看看,吃顿农家饭。呵呵
三、临汾有哪些历史遗迹
临汾千佛洞
详细地址: 在山西乡宁县城东5公里营里村县岩上
景点介绍
千佛洞俗名佛洞庙。在山西乡宁县城东5公里营里村县岩上,吕梁山南端。山上,吕梁山南端。山上树木茂密,花香扑鼻,在丛林山花之中,突出巨石一方,长宽高各20米,体积近800立方米,佛洞即开凿于巨石之腰。洞高3.1米,宽深各4.5米,四壁满雕神龛及佛像,刀法简练,姿态庄重,局部后代绘有壁画,内容为佛传故事,窟顶雕出藻井图案,按其造像风格,应是隋唐作品。洞前寺宇两进院落为明清建筑,有山门、厢房、配殿、献殿等,巨石位居最后,千佛洞则成为寺后佛堂。寺宇规模不大,布局严谨,殿堂结构简洁,形制典雅,与四周山石树木相互辉映、颇富雅趣。寺内石碑,载信徒礼佛盛况及寺宇重修经过。
挂甲山石刻
详细地址: 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挂甲山
景点介绍
挂甲山石刻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挂甲山。此地背依锦屏山,面临清水河,杨柳夹崖,拱桥如虹,景色优美。据县志记载,唐尉迟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锦屏已挂甲,更名挂甲出,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二至三龛,龛人火焰式,龛内内多为一佛二菩萨,龛为座为覆莲瓣束腰须弥状,菩萨胁侍两侧。其中卧佛一龛,右手托腮,左膝徽曲,造型生动,神态自如。雕造手法剔地突起与线雕相结合,与其他石窟中圆雕相较,别具一格。
丁村
景点介绍
位于晋南襄汾县著名的“丁村人”和“丁村文化遗址”所在地丁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村至今比较完整地保存着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清咸丰年间所建的各式院落20余处,33座明清时代的民房庭院,反映出明、清时代北方农村的村庄格局,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群。多数院落坐北朝南,明代的院门多在东南角。院落大都建有正堂、过厅、门楼、厢房,均为砖石木质结构。建筑构件上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古典戏曲、历史故事等木雕、砖石雕图案,是我国明、清民居建筑中的佳作。博物馆利用其中部分庭院陈列着近万件文物,并把晋南一带清末民初的部分民俗事象绘制成画或制成模型予以展示。馆的第一院有10个展室,展出了晋南民间历代相承的岁时习俗。馆的四合院里,主要陈列清末民初以来民间迎婚嫁娶的礼仪风习以及“十二属象相克相合图”、晋南一带的其他礼仪习俗、祝贺、侍奉父母等。在清代乾隆三十六年所建的前后两进的院里,陈列着晋南城乡广为流传的刺绣、剪纸、木板画等民间工艺品以及歌舞、小戏、皮影戏、木偶戏的实物和资料。此外,还有民间书画、民间镜子、民用瓷器和生产用具等展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