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文化:夫妻肺片的来历

夫妻肺片在四川美食中非常的有名,它属于冷菜一类,对于喜欢吃辣的四川人来说它的做法简直是美味,它色泽红亮,口味麻辣浓香,喜欢吃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下面的川菜文化为大家带来夫妻肺片的来历,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在成都的美食排行榜中,“夫妻肺片”理当名列前茅。它已成为闻名中外的菜品。1985年,正式注册商标颂团帆“夫妻肺片”,并在短短数年之内荣获《四川省着名商标》。夫妻肺片曾荣获成都市政府授《成都名小吃》(1952年)、国内贸易部授《中华老字号》(1995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中华名小吃》(1997年)、国内贸易部授《中国名菜》(1999年)、全国绿色餐饮消费工程《全国绿色餐饮企业》(2002年)。然而,外来人士往往对夫妻肺片的名称疑惑不解。因为夫妻肺片实为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做成,其中并没有牛肺。为此,关于这道名菜名称的来历众说纷野雹纭,有的说原本含有牛肺,由于其口感不好,后来取消了;有的说夫妻肺片原名夫妻废片,因为它是由牛肉店废弃的边角余料做成,是后来公私合营时政府出面修改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凉拌牛杂获得成都市民青睐后,市井小民在挑担贩卖人的背后贴上这个标签的。但无论哪种说法,都与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分不开。因为这夫妻俩是这道名菜的创始人。

1936年,郭超华在成都一家牛肉铺打工,生活相当困苦。他见一些牛肉铺的边角废料被遗弃可惜,便拿回家来与妻子张田政商量,是否能在这些废料上想法赚点钱。他们将这些东西洗干净后用卤水卤熟,并切成薄片,用熟油海椒、花椒粉、卤水、花生米、芝麻、芹菜等精心调制好佐料,拌匀后见其红绿相配,色香味俱全。拿到街上去卖,由于价格便宜、味道好,颇受市民欢迎。因为夫妻二人在街头叫卖时形影不离,夫唱妻随,人们或烂就将这种凉拌牛杂称为“夫妻废片”。所谓废片,因其原料是废弃的牛心、肝、肚、舌、牛筋、牛肺、头皮及牛肉边角余料组成。由于生意红火,夫妻二人便开店营业。由于他们觉得“废片”二字不好听,容易让人误解,便取“废”的谐音“肺”,改名为“夫妻肺片”。后来他们发现牛肺的口感不好,便取消了牛肺。因此,后来的夫妻肺片与肺毫不相干。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来成都品尝成都美食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许多成都名小吃套餐在市面出现,其中少不了夫妻肺片。但这些山寨的夫妻肺片总是让人感到欠缺些什么。但成都有一家肺片却逐渐红火起来,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东门大桥附近的黄伞巷出名的黄伞肺片,如今已在成都开有多家分店。川大附近的郭家桥街就有一家分店,每天顾客如云。笔者曾品尝多次,觉得这黄伞肺片并不比正宗的夫妻肺片差。在法国里昂有家名为“家乡风味”的中餐馆,号称“川菜馆”,笔者去品尝它的“夫妻肺片”,觉得味道还行,但他们只用牛肉,竟与笔者自己做的“凉拌牛肉”差不多。夫妻肺片就得用多种牛杂,否则就丧失其原有风味了。

成都小吃一条街在哪里最出名

成都最出名的小吃街主要有以下几条,各具特色,适合不同需求的游客:

1. 锦里古街

特色:古色古香的仿古街区,紧邻武侯祠,集中了成都传统小吃和民俗文化。

推荐小吃:三大炮、糖油果子、凉糕、张飞牛肉、钵钵鸡。

适合人群:初次来成都、喜欢拍照打卡的游客。

交通:地铁3/5号线高升桥站,步行约10分钟。

2. 宽窄巷子

特色: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组成,融合了川西民居和现代文艺元素。

推荐小吃:伤心凉粉、钟水饺、麻辣兔头、赖汤圆。

适合人群:想体验老成都氛围,同时享受咖啡馆和文创店的游客。

交通: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直达。

3. 建设路小吃街

特色:本地人更爱去的夜市,小吃种类新潮且性价比高。

推荐小吃:烤苕皮、傅强排骨、冰粉、火锅粉、蛋烘糕。

适合人群:追求地道市井味道、喜欢热闹夜市的吃货。

交通:地铁6号线建设北路站。

4. 奎星楼街(少城片区)

特色:文艺青年聚集地,既有老字号也有网红店。

推荐小吃:冒椒火辣串串、二娘鸡爪爪、糖油果子。

适合人群:想避开游客、品尝创新川菜的年轻人。

交通:地铁4号线宽窄巷子站步行10分钟。

5. 香香巷(望平街)

特色:迷你版“香港夜市”,霓虹灯牌氛围感强,小吃与火锅并存。

推荐小吃:重庆老火锅、冷锅鱼、烧烤摊。

适合人群:喜欢夜间美食和拍照的游客。

交通:地铁2号线东门大桥站。

小贴士:

口味差异:锦里和宽窄巷子偏游客化,价格稍高;建设路和奎星楼更本地化。

时间建议:夜市类(如建设路)建议傍晚去,锦里和宽窄巷子白天夜晚景色不同。

周边联动:锦里可搭配武侯祠游览,宽窄巷子附近有人民公园(喝茶体验)。

根据你的偏好选择即可,成都小吃遍地开花,这些街道只是浓缩版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