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叫做莫干山

莫干山是浙江省德清县著名的风景名胜。提起这座山的名字,还有一段传说呢。相传东周时期,吴王派铸剑师干将和他的妻子莫邪在这里开炉铸剑,曾经铸成了一对雌雄宝剑,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就用他们的名字做了这座山的名字。现在山中最出名的名胜———磨剑池,还刻着“莫邪干将磨剑处”的字样。

二、温州到湖州最快的车有吗?

个人建议你从温州坐火车,因为现在温州到杭州的动车是非常快的。每天从温州站和温州南站出发的,一天有动车14趟,三个多小时就到杭州了。然后到杭州城站或者是杭州东站。如果是城站你打的到汽车北站(40元+3左右),东站(38元左右)。路好走不堵车的情况下二十分钟就能到汽车北站。然后你直接进站(候车室有一个买票的,在中间的的检票门那)买票好了十几二分钟一趟。个把小时就能到湖州了。这样走是最快的到达湖州的。

三、"九溪十八涧"是什么诗?怎么写的?谁写的?

题杭州九溪十八涧

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树。

俞樾(1821-1907),清学者。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其特殊语文现象。撰有《群经评议》、《诸子评议》、《古书疑义举例》等。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强调其教化作用。所作笔记,搜罗甚富,包含有学术史、文学史的资料。所撰各书,总称《春在堂全书》,共二百五十卷。

楹联著述颇多,有《春在堂楹联录存》、《春秋人地名对》、《改良楹联维新》、《精选楹联新编》、《曲园楹联录》、《校官碑集字联》、《绎山碑集字联》、《曹全碑集字联》、《樊敏碑集字联》、《纪泰山铭集字联》、《鲁峻碑集字联》、《金刚经集字联》等。

清末学者俞樾所描绘的这一景致,是距杭州西湖仅十里之遥的“九溪十八涧”景区。他对白居易赞冷泉“最余杭而甲灵隐”不以为然,他说,“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并且别出心裁,于是作叠字诗赞九溪.

四、宿新市徐公店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杨万里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释义:

春天刚来,只能在杨柳梢头看得出,有人挑选几根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头。

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搭台唱歌跳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杨万里     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释义: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还没有形成树阴。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五、被称为“苦吟诗人”的唐代诗人是谁

原指中唐和晚唐诗坛中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锤炼的诗人。现在,人们也经常把勤于创作潜心创作的诗人称为苦吟诗人。

孟郊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家境贫寒,曾羁旅河南。

从贞元七年至九年,连举进士不第,直到贞元十二年他46岁时,才登进士第。

作诗以“苦吟”著名。

沈德潜评孟郊诗时说:“孟东野诗,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谢榛认为孟郊诗“苦涩如枯林朔吹,阴崖冻雪,见者靡不惨然”。

代表作品 《孟东野诗集》、《登科后》。

贾岛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先(亦作阆先),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的主要原因是推敲的故事。

相传贾岛曾作诗:“僧推月下门”,后觉不妥,想改为“敲”。但发现两个词各有千秋,在马上捉摸不定,不慎撞入了做大官同时也是诗人的韩愈的车队里,大失礼节。最后在韩愈的点拨下,确定改为“僧敲月下门”。他又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典故,指的是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的经历。

他较为擅长五言律诗,意境多孤苦荒凉,司空图说贾岛:“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评价他和同时代的诗人孟郊,遂成千古定评。

代表作品《寻隐者不遇》。

姚合

姚合(775?~855?),陕州硖石人。中唐诗人。

诗与贾岛齐名,称为“姚贾”,胡震亨《唐音癸签》论姚合:“姚合诗洗濯既净,挺拔欲高。得趣于浪仙之僻,而运以爽亮;取材于籍、建之浅,而媚以蒨芬。殆兼同时数子,巧撮其长者。但体似尖小,昧亦微醨,故品局中驷耳。”。

代表作《姚少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