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鼎湖区有什么特产?
鼎湖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肇庆的鱼米之乡。区内盛产稻米、“三鸟”、家畜、四大家鱼、河鲜,主要农副土特产有文鲤、肇实、莲藕、粉葛、大蕉、香蕉、紫背天葵,其中文 鲤远近闻名,为历朝贡品。林业品有松、杉、竹、桂等。鼎湖区矿产资源丰富,有砚石、石膏、大理石、黄金等21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石膏储量大、品位高。工艺品端砚、红木家具、玉雕石雕等闻名遐尔。
二、肠粉怎么做?
原料:
水磨大米粉500克,玉米淀粉50克,生油20克,精盐10克,清水750克,沸水500克,生粉50克。
制作方法:
1、将大米粉用清水调制成粉浆待用;
2、将玉米淀粉与生粉混合后用少量水调制稀糊状,然后用沸水将其烫制成粉糊,冷却后与大米粉浆混合加入精盐、生油调拌均匀。
3、用湿白布铺在笼屉当中,将肠粉浆滔到白布上摊开,其厚度在2.5毫米左右为佳,旺火蒸约3——4分钟,取出从上向下卷起呈猪肠状即成。
特点:软润爽滑,色白甘香,不肥不腻。
注意事项:
1、对水量应根据大米粉的吸水情况灵活掌握,以上给出的用水量应是参考量;
2、大米粉应该用水磨粉,这样的米粉保证肠粉的细腻滑爽度。
3、屉布应该用白棉布,防止粉子漏掉。
4、蒸制时间不要过长,恰到好处即可。
5、以上是基本肠粉的制作方法,花色随着辅助原料的加入而改变名称即可。
---------------------
】
原料:(以下分量供2人食用,并按个人口味可增减各样分量)
①新鲜猪肠粉1斤;②青椰菜4片;③青、红灯笼椒各1个;④瘦肉半斤;⑤鲜冬菇4个;⑥姜蓉少许;⑦盐少许;⑧油1/4碗,⑨酱油1/4碗;⑩糖少许;11鸡蛋1个。
装饰:葱花少许、蕉叶2块、酱油碟2个、平口碟2个
工具:熟食用胶垫、刀各1,砧板1块,拌料用汤匙、筷子,碗2个(分生熟碗),蒸锅1个,蒸格1个,铁铲1个。
制作方法:
1、准备原料
A、将青椰菜、青/红灯笼椒洗干净,再将其切成丝;
B、将猪肉、鲜冬菇剁碎放进碗里用少许盐和糖、酱油腌一下;
C、先将铁锅烧红用少许油把姜爆香,再将B倒进锅里略炒熟,最好把A的材料倒进锅里炒一下后马上关火。用碗把以上炒好的馅料装好备用;
D、将蕉叶剪好放在平口碟上备用。
2、材料制作
A、先在熟食用胶垫上涂上生油,将新鲜肠粉断开二至三段后,分别放在熟食用胶垫上慢慢将其分别展开,依照图片上做法将准备好的馅料放在肠粉边上,再在展开的肠粉的另一头涂上鸡蛋,慢慢将其再从馅料这一边起卷起,OK后放到之前装饰好的平口上。
B、用铁锅烧一锅开水后在上面加放蒸格,再将A内准备好的肠粉卷放进里面蒸。约蒸5分钟后加上葱花即大功告成,只须在吃用时跟上一碟酱油或因个人喜好再附加一碟辣酱即可。
制作时间:约15-20分钟
相配食品:白果腐竹粥、豆浆等
采购地图:全部材料均可在各大超市或市场有售,价格约合共10元。
三、肇庆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当手信的啊?
燕岩的金丝燕窝 怀集二宝:金丝燕和金丝窝 肇庆那闻名于世珍宝--端砚 产量极少的文鲤和麦溪鲤
放养于溪边竹林下的封开杏花鸡 名山名茶:鼎湖山茶饼
怀集燕窝和金丝燕窝酒 柑中之珍品:德庆贡柑
肇庆莲藕和糖莲藕 鼎湖山的特产--紫背天葵
土特产品:何首乌 四大南药之一:德庆巴戟
难得的滋补佳品:肇实 四大名砚之首-端砚
传统食品:肇庆裹蒸 肇庆七星岩独有蜂蜜
七星剑花和七星蛋花
四、肇庆哪有好吃的蒸包或皮薄馅靓的小笼包?
前进中路,那间福建沙县小吃,是端州去远近闻名的,蒸饺,拌面的..试一下。相信我,没错
五、肇庆过年习俗
肇庆人过春节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比如说:炸角子、煮裹蒸棕,单说煮裹蒸棕就可以累坏个把人。家里女眷先得用一个大盆花上半天的时间洗好几十斤重的糯米,如果是大家族可能要过百斤,准备好肥肉、黄豆等配料,将预先洗好的冬叶铺在桌上,先将糯米放上去,然后在中间放进一块肥肉和少量的黄豆、绿豆等配料,密密实实合上冬叶,包成外形像金字塔似的,用草捆好,留有提手处,这样就完成一个裹蒸的包装工作,一个熟练的妇女包一个裹蒸需要两分钟时间。裹蒸的大小与各家的习惯有关,一般而言在农村包的裹蒸都有一斤多重,大的有两斤多,城市里的也有7、8两,几十斤糯米也就是几十个裹蒸。不要以为包装好就大功告成,其实最为温馨也最为耗时的工作即将开始--就是煮裹蒸。
如果说前期工作都是由妇女完成,那么蒸煮的工作就是男人和小孩的事了,肇庆人煮裹蒸有个讲究必须煮十二个小时,也许这不是讲究,而是如果不煮这么长时间,很难煮熟。几十个裹蒸放进一个硕大的铁桶里,铁桶就跟大汽油桶一般,加满清水,架在一个用石块和砖做成的临时的灶上,点上柴禾,柴禾通常选用木疙瘩,这样可以慢慢烧上几小时才需要填柴。烧煮十二个小时,看火的工作少不了。这就是肇庆人的独特的过年享受,为什么?看完你就知道。裹蒸煮好香气四逸,年三十晚上的团圆餐上的必备主食,自家做的、邻居互送的,打开冬叶热腾腾的蒸汽飘散,冬叶清香、糯米混着肉香充满了张灯结彩屋里,一屋子的幸福欢快。肇庆人的淳朴、热情、勤劳就如同这敦实飘香的裹蒸
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中,一到春节前,走在肇庆的街上,你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每家每户的屋前都搭建了临时的砖灶,灶上煮着一个硕大的铁桶。围着看火的一家人,大人吸着香烟,偶尔添一块柴,弄弄火,小孩围在身边,冰冷的风被灶火和滚腾的蒸汽赶走,小孩胖胖的脸上映着火苗,都红彤彤的,睁大明亮的眼睛,聆听着大人讲着秋月春花、仙女下凡、大闹天宫的故事。这情景,现在在肇庆的城区已经绝迹,但是这独特的回忆仍温暖着多少肇庆人心灵。
那时候外地人都说肇庆人过节累、自找苦吃,可肇庆的男女老少却都盼着过年,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重温那份温馨的家庭团聚,那跳动火焰,那充实的劳累。现在的回味令多少肇庆人由丹田袭来一股暖意,酸了鼻翼、潮湿了双眼、重置了心灵。埃?一声轻叹,美好的、淳朴的民风,肇庆人心里永远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