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有描写桂林山水的文章啊

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桂林市现有总人口476万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数民族68万人。它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109'45'-104'40',北纬24'18'-25'41',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1982年国务院公布桂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桂林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多种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人类遗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桂林是一座以山水秀丽和文物古迹众多为主要特征的风景游览城市。桂林岩溶地貌最为发育,最为典型,辖区内洞穴、石峰数以千计,大小湖塘数百个,其间河谷开阔平缓,山多平地拔起,孤峰、流泉、峰丛、峰林环布,漓江依山势流转,江中为洲,间有险滩、流泉、飞瀑,是桂林山水精华之所在,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芦笛岩、七星岩、莲花洞、冠岩等洞穴形态奇异,堪称“洞穴瑰宝”。市区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景中建城,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独秀峰、塔山等,城中见景,城景交融,世所罕见。 桂林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纳文物古迹、民族风情、村寨风光于一体,并与山水景观有机结合、相互交辉。甑皮岩洞穴遗址、兴安灵渠、明靖江王府和靖江王墓群、桂海碑林、花桥、八路军办事处、李宗仁故居等文物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全市聚居的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保持着古朴、奇特、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侗族花炮节、冬节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整个桂林旅游区以桂林市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呈圈层分布,方圆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根据景区特色,大致可划分为六大景区:即桂林——漓江——阳朔山水景区、兴安灵渠景区、猫儿山高山景区、龙胜花坪原始森林景区、海洋——高尚银杏林景区、青狮潭水库景区。1979年桂林被国务院定为风景游览城市,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七·五”期间全国七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桂林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每年4月至10月是最佳旅游季节。

二、要一篇桂林游记作文,急需!

经过五个多小时慢长的旅行,我们终于达到了桂林的灵渠。灵渠是我们的母亲河湘江的源头,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兴安县县城内,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齐名,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郭沫若先生称之为“与长江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走进灵渠公园,柳树萌绿、芳草滴翠。我们从正门步行两分钟便到了一座拱形的大理石桥,经过大理石桥,就可以见到一个草坪,在草坪中间有一条窄窄的石板路,这条石板路称为“百龙路”。每一块石板上都刻有一个“龙”字,他们是用甲骨文、金文、草书、隶书~~~~~~刻成的,这些字沉稳如山,豪放如西北的沙漠,清新如水,洒脱如瀑布,一百个形态风格迥异的“龙”字,便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缩影。经过“百龙路,”便看到清澈见底的灵渠水,这些水仿佛就像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清澈的渠水和着静谧的韵律缓缓流淌,远处一座桥横与渠上,这不就是我梦幻中的小桥流水吗?再沿着渠边的围拦向前走,就到了飞来石,飞来石有30多个平方米,据说,此石是四川峨眉山飞来的仙石,修渠时这里有猪婆精作怪,渠堤白天修好,夜里就被它拱倒,使修渠误期,领工被杀,民工受累。于是飞鹤大仙便将座下蒲团石飞来镇住猪精,石头上刻有“飞来石”、“夜月潭辉”、“屹如”等字。同学门爬上飞来石上面,在石头上蹦跳着。不知道猪精是否感觉到我们的到来呢?经过飞来石,最后到了灵渠3大奇迹之一古树吞碑,那棵大树以有700岁了,碑的3分之一已经被吞噬掉,现在平均每年碑要被吞噬3厘米的速度继续,距估计,200年后,碑便被大树全部吞噬,在这里我们真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桂林有什么风景区?

漓江精华游、 象山景区、 芦笛岩、 七星景区、 两江四湖、 兴安灵渠水街、 冠岩、 世外桃源、 阳朔西街、 愚自乐园、 龙脊梯田、 乐满地、 印象刘三姐、 独秀峰•王城景区……

四、灵渠春天作文六百字

景区门口立有个几米高的石碑,上面刻着“灵渠”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红艳艳的,特别醒目。岸边有几部像摩天轮一样形状的大水车,在水流动力的带动下,“咕噜咕噜”地转个不停,似乎在欢迎游客的到来。

租了条小船,在“船长”兼导游的带领下,顺流而下。听导游介绍说:“灵渠离桂林北部有57公里,全长有37.4公里,建成于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朝代,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成为秦代以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枢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听到导游的介绍,我心里不由得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敬佩不已。

两岸生长有很多枝繁叶茂的古树,有柳树、樟树、桂花树、柳树等等,有很多我都是第一次见呢,所以叫不出名来,有些现在居然开满了一簇簇鲜红色的花,非常美丽。我最喜欢的要算柳树和桂花树了,长长的垂柳随风飘动着,就像婀娜多姿的少女的舞姿那么美,有两三枝特别长的伸到水中,随着风在水面上画着一圈又一圈粼粼的波纹。而金黄色的桂花散发着阵阵沁人的香味迎风而来,令我不自觉地闭上眼睛,深深地、大口大口地吸起气来,想把它的香味吸到肚里、吸到脑里。灵渠的河水透明见底,不时见到一群群的小鱼在河底的水草中追逐嬉戏,时而还游到水面上吹个小泡泡,真是调皮可爱。坐在小船上,看着两岸的美景,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小鸟动听的歌唱声,微风拂面,香风阵阵,犹若人间仙境,令我流连忘返。